×
辽宁化工

将军故里的红色记忆

作者(右1)采访温生煌、温孙庭

日前,中共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一行在曹坊镇干部的陪同下,前往宁化最南部的村庄、开国少将张新华故里——滑石村考察,发现村民张明由的住宅里保留着红军标语。

滑石建制村下辖滑石、滑石铺、上温、下温、水东、药里迳、夜合山、彭家庄、燕子塘、张地岭10个自然村。党史干部先后访谈下温的温生煌、温孙庭,水东的张明由,彭家庄的曹成力等老人。

下温的96岁老人温生煌亲历过那个革命年代,虽然讲述不多,但他清楚记得在十一二岁时开始见到红军经过八角庙、彭家庄去长汀,有过好几次;在滑石、水东等自然村住过红军,“有一天,亲眼见水东有白军,而滑石有红军”。

下温的72岁老人温孙庭告诉党史干部,他的母亲生前向他讲述过“七月半住满红军”的事。“农历七月十五,几千人的红军部队来到村里,水东、滑石、上温、下温等自然村家家户户都住满红军,祠堂里就住了300多人,我老屋也住了十多人。”红军设有4层岗哨,“八角庙设一层哨,有哨兵几十人,下温坳子上设一层哨,我老屋外围和大门口又各设一层。”“第二天下午,红军在我家开了会,几十人参加。晚上就在下温的和坪召开红军官兵大会并有文工团演出,住在其他自然村的红军也来,会场搬来三四张桌子,讲话的红军领导站在桌子上,台下及和坪周围站满红军战士。”

问及此事年份,温孙庭说他母亲没讲,“只听说七月十五来,十七或十八走,往长汀方向去,这次走后就再也没见红军了。”“红军用门板当床板,没门板的垫稻草。临走时门板装回,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

对于“七月半住满红军”这一历史事件,党史干部分析认为,既然“这次走后就再也没见红军了”,应是指1934年的农历七月十五。

党史干部查阅宁化县有关部门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收集的《宁化县革命斗争史调查访谈史料》(曹坊部分),发现曹坊一带不少亲历者讲述“七月半住满红军”的历史事件。经查找《聂荣臻回忆录》《闽西革命根据地史》等党史军史著作,党史干部分析认为:1934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五)前后集结在上曹、下曹、滑石一带的红军部队主要是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1军团,有1万多人。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是:1934年8月,闽西苏区各县大部分被敌人侵占,只剩下长汀、兆征、宁化、武平等接近江西边境的狭长地区。蒋介石集中兵力于北线和东线两个方向,向石城和长汀全面进攻,以进逼瑞金,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面。红军方面担任阻击东路敌军的是红1军团、红9军团和红24师,这3支部队暂归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指挥。8月下旬,林彪、聂荣臻率红1军团1万多人集结于宁化曹坊的上曹、下曹和滑石一带,密切注视东路敌军的行动。8月27日,根据朱德命令,红1军团由曹坊地域向松毛岭方向东进,与红9军团、红24师会合。

水东的88岁老人张明由讲述他父亲张仕样在世时常说的三件事:一是红军部队常来水东自然村驻扎,由于后龙山地势高,易于观察,且大松树多、森林茂密,易于隐蔽,白军来犯时,红军提前躲到后龙山埋伏,瞄准摸上来的敌人,每次都是红军赢,白军损失很大。二是有过一队红军30多人,在水东驻扎1个多月,天天操练,队长是根竹村的徐开子。有一天,敌人乘徐开子不备,将其杀害。三是自己家搭过5个铺供红军住宿,红军在墙上写有标语。红军走后,标语墙只得贴上画报遮盖。

“徐开子的墓地就在滑石铺自然村,滑石小学师生每年会去扫墓。”村支书曹丽华说。查阅《宁化县革命英烈名录》,里面记载:徐开子,男,1911年生,曹坊根竹人,1930年参加革命,红十二军战士,1934年在曹坊滑石被敌杀害。

张明由老人至今仍住在当年红军常出没的后龙山山腰下的老宅里。由于标语墙的石灰基底部分脱落,未脱落的字迹也严重淡化,4块标语墙只剩1个板块尚可较完整认读,内容为:“白军弟兄:给蒋介石流血一钱不值,开回北方打日本”;“白军弟兄:组织抗日会,自动北上抗日”;“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白军弟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打枪,枪朝天放”;“白军弟兄:双方派代表共同商议抗日”。落款为:“红军周□□□”。另1个板块可认读1条:“欢迎白军兄弟来当红军”。“原来村里的屋桥上有‘国民党十大罪状’的标语,2010年修缮时被拆了。”村干部张经昆介绍。

上一篇:回望闽西苏区红色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