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化工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产生于明代,最早使用的材料是各种薄片材料,如:树皮、皮革、鱼皮、麻布等.随着清朝入关,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有机融合,满族剪纸艺术随着造纸业的发展而逐渐兴盛.代表性的满族剪纸,样式粗犷、朴实,内容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辽宁少数民族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不仅没有消亡,而是和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之中,因简便易学且具有的特殊美感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经过申遗成功,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肯定并受到国家、省、市政府的发展扶持,现在,辽宁剪纸艺术已经走出国门,成为辽宁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名片.

1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的源起

1.1 对自然、神灵的敬畏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起源于宗教信仰.萨满教作为辽宁最大的两个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在辽宁地区影响深远.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不仅崇拜天地,且对一切未知的自然现象、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都视之有神,宗教神灵达170多个.

少数民族敬拜的神灵,除了用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更需要具体的图像,剪纸作为常见的艺术形式自然而然承担了这一使命,很多少数民族家中都供奉着剪纸形式的神像,以祈求儿孙满堂、平安幸福,等等.

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活动,宗教活动与剪纸艺术的外在表象功能融为一体,并逐渐固定出具体的神灵形象,剪纸形成的神灵形象象征着某种超常力量,蕴含着少数民族先民朴素的文化心理观.

1.2 对祖先的崇拜和怀念

关于祖先崇拜的剪纸图像各民族都非常多,剪纸内容可追溯到上古,如:女娲、神农、黄帝、炎帝、禹、蚩尤等先祖的故事传说,主要与祭祀祖先有关.

辽宁各民族自古就有祭拜祖先的行为,对祖先的祭拜始于先民对同族长者的追思和怀念.随着家庭制度的完善,人们希望故去的先祖具有庇护家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逢凶化吉的神鬼能力,于是,每逢忌日和重要节日就有祭拜先祖的活动,以祈求先祖对家族的保佑和赐福.

祭祖方面的剪纸传承主要存在满族.例如:满族崇尚白色,逢年过节常悬挂白色的挂笺,祭祖的挂笺剪纸早期也是白色的,粘贴在“祖宗板”上,一般多采取类似雷纹或涡旋纹的连续纹样,有驱鬼邪、迎吉祥、对后代祈福的作用.晚清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做了详细的注解:“挂千(同挂笺)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1].”这里面说的挂千使用了红纸,意义也产生了延伸,与爆竹驱赶年兽的意义类同.而今挂笺中的“笺”字因与 “钱”字音相近,又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的美好意义.还有满族清明节扫墓,会在坟堆上插五彩颜色的“佛托”剪纸,意为摇钱树,象征家族人丁兴旺.

1.3 节日庆典的象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辽宁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已经与节日、喜庆融为一体,少了剪纸就少了节日的味道.辽宁各民族在春节里,大多会在窗户、门楣、水缸、粮仓、墙壁上贴上“年年有余”“马到成功”“金玉满堂”“福”字等,还有十二生肖、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内容的剪纸,以祈求来年生活的富裕、平安,这些剪纸艺术既承载着人们朴实、美好的心愿,又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辽宁少数民族的节日剪纸富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满族剪纸中的动物神灵较多,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如:鹿、狗、鹰、龟等;挂旗剪纸更是满族独有的特色,旗是满族身份的象征,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不同的“旗”人节日悬挂不同颜色的旗用于庆祝节日,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蒙古族剪纸多以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像、纹样作为形象的标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回族剪纸图案的造型样式突出,用纸、用色更为大胆,同样主题的剪纸纹饰更为复杂,内容更加抽象.

2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的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跟民俗文化、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只有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入手去研究剪纸的发展变化,才能发现少数民族剪纸传承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1 辽宁少数民族剪纸的家庭传承

艺术源于生活才能顺利地传承.辽宁少数民族剪纸发展与做游戏紧密关联,是单调生活的调剂品.满族的长辈带孙辈做游戏,经常会剪些小狗、小猫、小人、老虎并融入儿童故事,小孩子拿在手里玩耍,因为喜欢而逐渐学会自己剪纸.女孩子们还会比谁剪的好看、有创意.

上一篇:与历史对话与琥珀结缘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琥珀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