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化工

专业综合评价指引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

一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的背景

本科教育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1]。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43 所本科院校,开办有92 个专业类、587 个专业。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本科教育质量高度重视,开展了不同层面和形式的教学评估以保障本科教育质量。2010年7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开展本科专业评估”的要求。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是近年来各省纷纷尝试的本科教学评估方式。它不同于以往的以院校或学科为对象的评估,而是把评估的重心放在专业的层面上,旨在引导高校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青海省于2011年率先进行了本科院校专业综合评价,随后辽宁省、上海市、山西省、湖北省等省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陆续开展专业综合评价的试点工作[3]。特别是在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专业评估工作受到各省市的迅速响应。作为全国高校本科专业评估试点身份,辽宁省自2012年以来创新性地开展了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评价模式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代表性,受到了教育部和其他省份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因此,笔者选取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专业综合评价”指引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途径。

辽宁省依托各个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专家不进校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采集、汇总、计算和分析,按专业类别开展综合评价。专业综合评价的结果以专业排名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专业将被暂缓安排招生计划,并在一年后对其进行复评。截至2016年,辽宁省共对56 类、153 种、1368 个专业布点开展了评价。评价工作有力地引导了省内各本科院校关注内涵建设,着力发展优势专业。部分院校主动停招或撤销了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优化了省内专业结构。以专业综合评价为指引,对照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途径,补短板、强优势,是当前各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研究对于未来本科院校专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辽宁省管理类专业综合评价概况

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于2012年试行至今已有七年,评价对象为本科院校已有3 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

管理类专业是最早接受综合评价的专业,在评价工作启动的前三年就已完成了省内除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以外所有的管理类专业的综合评价工作。从表1 也可以看出,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专业分布点数量降序开展的,先对分布点较多的专业入手开展综合评价。评价工作引导高校管理类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

表1 辽宁省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评价情况简表注:专业名称后面括号内的数字代表专业布点数,包括普通本科和新建本科两类院校。“——”代表该年度没有开展管理类专业综合评价。2015-2018年开展的专业综合评价不涉及管理类专业,因此没有列出。时间专业门类 2012年 2013年 2014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6)工程管理(16)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31)会计学(32)工商管理(27)财务管理(11)人力资源管理(10)——公共管理类 —— —— 公共事业管理(16)行政管理(11)劳动与社会保障(7)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 物流管理(16)物流工程(7)工业工程类 —— —— 工业工程(13)电子商务类 —— —— 电子商务(11)旅游管理类 —— —— 旅游管理(20)

三 管理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普通本科和新建本科两类,个别指标有所不同。其中,新建本科是指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高校。考虑普通本科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专业综合评价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以定量指标为主,指标体系包括7 个一级指标、14 个二级指标和40 个左右的观测点,具体见表2。

上一篇:政治文化地理之中心边缘对客家文化的影响以福
下一篇:没有了

Top